星光大道攤檔設機關「朝桁晚拆」 全港首個自動開合機械美食亭
發布時間: 2019/02/21 17:01
最後更新: 2019/02/21 17:01
星光大道終於開放,維港景色、明星手印等固然吸睛,但大道上的美食亭和販賣攤檔亦大有來頭,由屢獲國際建築設計獎項的本地建築師團隊LAAB Architects親自操刀,將本土化公共空間的構思融入國際性海傍地標當中。
木土建築設計公司LAAB Architects(下稱LAAB)團隊成立短短5年,已在國際上已獲得多項殊榮,實力不容忽視。
例如為梳士巴利花園所設計的茅室公廁(Garden Restroom),就有全港最美的茅室公廁之稱,日前更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的優異獎。
LAAB這次為星光大道入口打造一個美食亭「海邊檔」,和在長達440米的大道上設計7個流動販賣攤檔(又名「海邊檔仔」)售賣本土食品及特色禮品。
打造不只屬於遊客的空間
由構思到美食亭和海邊檔仔的動工,LAAB並沒有將星光大道當成一個旅遊景點。LAAB建築總監葉晉亨指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也是油尖旺區附近街坊,星光大道是自己和家人喜歡的地方。
他和團隊均認為星光大道是屬於市民和旅客的公共空間,貫徹一直以來的作風,希望將他們的實驗性精神和作品融入人、自然和公共空間。
LAAB在放置作品時不僅只為了不阻礙消防通道、符合機電法例規條,人與空間的互動、交流亦同時可見,更細膩到連未來會重開的藝術館帶來人流變化,也在他們思考擺放美食亭和海邊檔仔坐向和位置的行列。
再現舊城區「朝桁晚拆」特色
外觀簡約的海邊檔早晚會自動開合,將舊城區的「朝桁晚拆」用以機械化形式演繹。當中考慮到的除了是店舖的實際運作狀況和保安問題之外,LAAB更想將本土攤檔特色帶到星光大道上。葉晉亨說:
我們很多時候做建築設計找靈感都是源於日常生活,將一些我們經常見到的,融入我們的設計當中。
在我們常見的事物當中,我們認為女人街、廟街攤檔「朝桁晚拆」的模式正正反應着香港城市文化和建築特色,我們希望攤檔運作與否,它都是城市的一件藝術品。
創新性機械式設計
不得不提,呈流綫型的美食亭可謂本港公共空間首現的機械式建築,木條由49枝機械臂帶動,會呈波浪式緩緩地移動,與海邊檔仔的木色和原色不鏽鋼摺面,呼應着維港兩岸的波光粼粼之外,更是向電影的動態形象致敬。
美食亭所呈現的動感看似簡單,背後涉及的系統卻很複雜,是LAAB原創性設計。
另外,美食亭還提供多種公共服務,將機電房收納其中,令機電房不會在星光大道突兀地存在,與此同時容納無綫網絡天綫、飲水機和為電影金像獎女神銅像腳下的浮光倩影供水。
星光大道刻劃着本港電影業輝煌時代外,現也為本港建築設計師提供實現本土化公共空間構想的平台。
葉晉亨期望更多人相信香港有好的建築設計師,亦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給予他們實踐構思。
撰文 : 阿布@傻的媽 特約作者